来源:一德菁英汇
近日,高温天气延续,蛋价也是连创新低,是不是要在中秋节前完成筑底,为中秋行情的上涨预留足够的上涨空间?先来看看鸡蛋的供需淡旺季,再就此探讨下鸡蛋的后市。
观点速览
盘面表现
7月上涨:高温高湿天气→产蛋率下降+低库存→季节性小幅反弹;
近期回调:高位终端抵触+贸易商避险→阶段性回落,现价承压。
后市展望
表现:现货回调+升水收缩,估值重心下移,挤升水行情结束有反复可能;
短期观望:关注延淘、换羽开产、新开产、冷库蛋等,或存在高空机会。
淡旺季
1. 供应端(生产周期)
温度影响产蛋率:蛋鸡最适宜的产蛋温度是13-27℃。夏季高温(尤其7-8月)和冬季严寒(尤其1月)都会导致蛋鸡采食量下降、应激增加,从而降低产蛋率。
育雏补栏周期:从雏鸡补栏到进入产蛋高峰大约需要4-5个月时间。春季(3-5月)通常是补栏旺季,这会导致秋季(9-11月)迎来产蛋高峰,而秋季补栏则影响次年春季的供应。
淘汰鸡节奏:养殖户会根据鸡蛋价格、饲料成本和预期,调整淘汰老鸡的速度。价格低迷或预期悲观时会加速淘汰,减少供应;价格上涨预期强时可能延迟淘汰。
2. 需求端(消费习惯)
节假日效应:重大节日前食品加工(月饼、糕点、粽子等)和家庭消费需求会显著增加,如中秋节前(8月-9月)、春节前(12月-次年1月)、端午节前(5月-6月)。
学校开学/放假:学校食堂是重要的团体消费渠道。9月开学季和3月春季开学通常会带来需求小高峰,而寒暑假(7-8月,1-2月)需求相对减少。
季节性饮食习惯:夏季高温,人们倾向于清淡饮食,肉类消费可能减少,对鸡蛋的需求相对稳定或略有支撑。冬季则是传统的肉类消费旺季。
3. 国内鸡蛋期货淡旺季
旺季(通常价格上涨或高位震荡)
8-9月(中秋行情):中秋节前月饼等糕点制作对鸡蛋需求达到年度峰值。同时,夏季高温导致产蛋率下降,供应趋紧。双重因素推动价格达到年度高点。
12月-次年2月(春节行情):春节前是仅次于中秋的消费旺季。食品加工备货、家庭年货采购需求旺盛。冬季严寒也影响产蛋率。价格通常出现明显上涨。
5月-6月(端午行情):端午节前粽子制作等需求增加,形成一个小旺季,推动价格上涨。
淡季(通常价格下跌或低位运行)
春节后-3、4月(春季低谷):春节后,节日效应消退,家庭库存需要消化,工厂、学校需求恢复缓慢。同时,随着天气转暖,产蛋率回升。供增需减导致价格往往出现大幅下跌,形成年度低点的概率较大。
7月(盛夏):虽然夏季高温抑制产蛋率(供应减少),但同时也是学校暑假期间(团体消费减少),且处于中秋备货启动前夕,需求相对平淡甚至偏弱。价格可能震荡或小幅回调,为中秋行情蓄势。
10月-11月(秋季调整):中秋旺季结束,需求回落。同时,春季补栏的蛋鸡进入产蛋高峰,供应增加。价格通常呈现下跌趋势。
后市展望
对此,一德期货生鲜畜牧分析师侯晓瑞/F3044447、Z0015326/认为:2021-2024年的鸡蛋超长盈利周期导致行业扩张超预期,尽管2025年鸡蛋已经陷入亏损,但去产能力度整体不及预期,蛋鸡产能仍有待去化。产能过剩周期下鸡蛋季节性仍存,7月以来受高温高湿天气等因素影响,蛋价出现季节性上涨,但涨至一定程度后受到压制,现货出现阶段性回调。目前来看,8月上旬高温天气或仍将延续,这意味着季节性产能受限的局面仍将持续一段时间,8月中旬后需求将陆续好转,一直持续至9月中旬前后结束,这段时间天气及需求为蛋价下方提供基础支撑,但依靠情绪大幅拉升蛋价的概率较前期有所降低,前期积攒的利多对蛋价的提升呈现出边际递减的效应,蛋价季节性上涨预期较前期调低,期货估值重心也出现相应下调。本轮期货借现货回调及期货升水的东风,压制盘面各合约均出现不同程度下跌,短期建议观望,本轮挤升水行情结束后,期现货仍有反复可能,后续关注基本面利空积累情况,如延淘、换羽开产、新开产、冷库蛋等,未来或仍存在高位做空机会。
编辑:武宇杰
审核:易乐/F0272877、Z0011428/
复核:王舟青
报告制作日期:2025年8月6日
交易咨询业务资格:证监许可〔2012〕38号
免 责 声 明
本研究报告由一德期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一德期货”)编制,本公司具有中国证监会许可的期货交易咨询业务资格(证监许可〔2012〕38号)。
本研究报告由一德期货向其服务对象提供,无意针对或打算违反任何国家、地区或其它法律管辖区域内的法律法规。未经一德期货事先书面授权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更改或以任何方式引用、转载、发送、传播或复制本报告。
本报告所载内容及观点基于研究人员认为可信的公开信息或实地调研资料,仅反映本报告作者的不同设想、见解及分析方法,但一德期货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均不作任何保证,且一德期货不保证这些信息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本报告中的信息以及所表达意见,仅作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交易、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一德期货不就报告中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作出任何担保,不对因使用本报告的材料而导致的损失负任何责任。服务对象不应单纯依靠本报告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
网友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