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财经新一线
金融壹账通私有化再进一步。
5月19日,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金融壹账通日前发布公告称,要约人铂煜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铂煜公司”)要求董事会以协议安排方式,将公司私有化提出建议。一经批准及实行,需以现金向计划股东支付注销价,撤销金融壹账通于港交所、纽交所的上市地位。
01注销溢价23.1%
私有化价格方面,公告指出,注销价2.068港元较最后交易日于港交所报收市价每股股份1.68港元溢价约23.1%。受此消息影响,5月16日,金融壹账通港股大幅走高,收报1.93港元,日内涨幅达14.88%,股价创2023年2月以来新高;同日美股涨幅超过9%,收报7.21美元。5月19日,金融壹账通港股盘中走弱,每股报1.89港元,下跌1.55%。
早前,金融壹账通曾于3月3日就私有化进行预告,表示相关动作可能会导致公司退市。结合此前公告,铂煜公司是平安集团的附属公司,也是金融壹账通的控股股东。包括铂煜公司持有的30.18%股份在内,平安集团共计持有金融壹账通32.12%的股份。
针对私有化对公司经营的影响、预计何时能够落地等问题,北京商报记者向金融壹账通进行采访。金融壹账通方面回复指出,私有化计划生效需符合若干条件,在公告关于“该建议的先决条件”及“该建议的条件”等板块中有说明,后续要约人及公司将于必要时根据上市规则及收购守则刊发有关公告。当前公司经营一切正常。
北京商报记者进一步查询发现,公告就私有化实施条件进行说明,其中包括需经过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审批、决议投票时的持股比例要求等。公告指出,先决条件为要约人已获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按要约人信纳的条款批准有关该计划的经营者集中申报,或反垄断法规定的法定审查期限已届满。先决条件达成后,将在实际可行情况下尽快另行作出公告。
在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王鹏看来,金融壹账通私有化是其基于自身发展状况做出的战略决策。股价长期低迷、流动性低、投资者信心减退等因素,使得公司在公开市场的融资、价值体现等方面受限,私有化有助于其摆脱公开市场压力,灵活调整战略、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运营效率,实现长期发展目标。
02私有化后将“回归”平安系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公告中,金融壹账通提到了私有化的多项原因,包括股价低迷、业绩亏损等。公告指出,公司股价长期低迷,自2019年于纽交所上市以来,美国存托股价格已下跌超过95%,部分原因为结构性的低水平流动性、投资者信心减退及券商研报覆盖不足。同时港交所交易流通量一直偏低,流动性不足限制股份对市场参与者的吸引力,并影响其价格以及股东在不对价格造成不利影响的情况下大量买卖股份的能力。
除了股价表现外,公告中还对金融壹账通与平安集团的关联、业绩表现进行了说明。早在2019年,金融壹账通于平安集团分拆并在纽交所独立上市,也曾多次提及“逐步降低对平安集团的收入依赖”。但从过往财报数据来看,金融壹账通仍未摆脱亏损,并且依旧高度依赖平安集团。
金融壹账通在公告中提到,自2021年起,公司来自第三方的收入一直维持在相对较低水平,大部分收入贡献仍来自平安集团及其联属公司。迄今为止,金融壹账通未能切实扩大其第三方业务收入。其仍高度依赖来自平安集团及其联属公司的收入,并继续作为平安集团的专属公司营运。
金融壹账通还在公告中承认,由于一系列被证实无效的非有机增长措施及投资决策,包括收购一家持续亏损的资产负债管理平台,公司近年来财务表现每况愈下,包括于2023年及2024年收入减少及经营现金流出现亏绌。
业绩表现上,2024年年报显示,金融壹账通全年营业收入22.48亿元,与2023年35亿元相比同比下降36.2%,公司营收连续两年大幅下降。同期金融壹账通毛利为8.04亿元,相比上年同期的13.26亿元减少39.7%。
对于后续业绩提振计划,金融壹账通回复称,公司仍致力于实现将广泛的金融服务行业专业知识与市场领先的技术相结合的目标,并继续实施其第二阶段战略,即深耕客户关系、专注于优质+客户、优化及整合产品。公司仍致力于成为金融技术及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军企业,在专注于金融机构客户同时,拓展其生态系统及海外业务版图。
此外,根据公告,在私有化之后,金融壹账通将“回归”平安系。公告中指出,一旦成为全资附属公司,铂煜公司计划注入额外财务资源,并进一步将金融壹账通与更广泛的平安集团生态系统进行整合。
王鹏建议,金融壹账通可对现有业务进行全面评估,剥离非核心业务,集中资源发展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业务板块,如金融科技解决方案中的特定领域,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加大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前沿技术的研发投入,与金融机构合作开展创新项目,开发更贴合市场需求的金融科技产品和服务,如智能风控系统、个性化金融产品推荐等。
网友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