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涌金系”拟要约收购10%股份,ST凯利控股权争夺战落幕?

频道:热点快讯 日期: 浏览:5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环球老虎财经app

  涌金投资拟出资约3.71亿元,要约收购ST凯利10%的股权。若交易顺利完成,涌金投资有望入主公司。需要注意的是,ST凯利长期无实控人,公司阵营分为“涌金系”以及前董事长袁征代表的公司“元老”两派,此前双方一直为了争夺公司话语权“明争暗斗”。此次涌金投资要约收购成功后,持股比例将与袁征阵营拉开较大差距,这也意味着ST凯利控制权的争夺战将迎来终章。

  “涌金系”或将通过要约收购入主ST凯利。

  7月7日晚间,ST凯利披露,涌金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涌金投资”)拟以5.18元/股要约收购公司7170.13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10%,耗资约3.71亿元。收购完成后,涌金投资的持股比例将上升至16.99%,或将成为ST凯利的控股股东。

  据悉,涌金投资由“涌金系”掌门人陈金霞持股66.50%。而“涌金系”早在十几年前就看上了ST凯利,其在ST凯利上市前就持有公司股份,后又通过股权转让一举成为公司的第一大股东。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股权分散,股东持股比例较为接近,ST凯利一直处于无实控人的状态,“涌金系”与公司的前董事长袁征也分为了公司内部的两大“阵营”,此前双方一直都想争夺更多的话语权。今年5月,属于“涌金系”阵营的王冲已经被选为ST凯利董事长,势头明显压过了袁征一派,若此次要约收购完成,“涌金系”有望一举拿下ST凯利控制权。

“涌金系”拟要约收购10%股份,ST凯利控股权争夺战落幕?

  涌金系“剑指”

  ST凯利控制权

  “涌金系”与ST凯利“元老”阵营的话语权争夺究竟“鹿死谁手”?

  7月7日晚间,ST凯利公告称,涌金投资拟向公司全体持有无限售条件流通股的股东发出部分要约收购,要约价格5.18元/股,要约收购股份数量7170.13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0%、该要约收购价格较ST凯利7月7日收盘价溢价5.13元/股溢价约1%。

  目前,涌金投资持有ST凯利5010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6.99%。收购完成后,其持股比例将上升至16.99%。涌金投资或将成为ST凯利的控股股东。

  根据公告,涌金投资由“涌金系”掌门人陈金霞持股66.5%。截至2024年末,其资产总额为1258.18亿元,负债总额为867.92亿元,所有者权益合计为390.26亿元。2022年-2024年,涌金投资分别实现营业收入55亿元、49.87亿元和47.85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3.13亿元、18.39亿元和20.50亿元。

  需要注意的是,自上市以来,由于股权分散,股东持股比例较为接近,ST凯利一直处于无实控人的状态,涌金投资虽在2018年空降公司第一大股东,但一直未能拿下公司的控制权。而以ST凯利原董事长袁征为首的公司“元老”和“涌金系”则形成了公司内部的两大阵营,双方为了掌握公司话语权一直处于“明争暗斗”中。

  今年1月,据ST凯利披露,袁征及袁征持股87.59%的欣诚意拟合计增持公司股份不低于1035.78万股。本次增持前,欣诚意、袁征及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凯利泰4055.11万股,占总股本的5.66%。若增持完成,欣诚意和袁征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公司股份或将进一步上升到至少5090.89万股,数量方面超过彼时涌金投资所持有公司的5010万股股份。

  彼时市场就曾猜测,此举是由于袁征阵营欲争夺公司更多的话语权,但如今看来,其“算盘”或要落空了。

  目前,该增持计划还在进行中,截至2025年4月20日,欣诚意、袁征斥资3918.17万元,累计增持ST凯利517.89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72%。但即便其增持计划全部实施完毕,待此次要约收购完成,“涌金系”的持股比例也将与袁征阵营拉开较大差距。

  与此同时,过去ST凯利的董事会一直是双方“博弈”的主战场,双方斗得有来有回,但近几个月“涌金系”隐隐占据了上风。

  今年3月,由于对ST凯利是否退出股权投资标的产生了矛盾,时任公司董事长的袁征起诉了ST凯利。“涌金系”与袁征一派的矛盾可以说是摆到了明面上。

  同月,袁征离任。4月29日,ST凯利公告,欣诚意提名的蔡仲曦接任董事长一职,不过仅过了一天,ST凯利又公告,新董事长蔡仲曦辞去董事长、董事职务。

  5月9日,凯利泰公告新一任董事长选举结果,由王冲填补蔡仲曦 “一日游” 后的空缺。王冲由涌金投资提名,他也曾在“涌金系”公司任职。王冲的当选也意味着“涌金系”的势头已经明显压过袁征阵营。不过,在此次选举中,袁征阵营的金诗强、狄朝平仍投出了反对票,可见双方分歧尚在。

  此次要约收购若顺利完成,“涌金系”有望拉开与袁征阵营持股比例差距,一举“杀死比赛”。

“涌金系”拟要约收购10%股份,ST凯利控股权争夺战落幕?

  多年陪跑的

  “涌金系”

  “涌金系”与ST凯利渊源颇深。

  据ST凯利招股书,截至上市之前2011年12月31日,上海祥禾持有公司5.882%股份,现已被注销的上海祥禾此前实控人为“涌金系”掌门人陈金霞。

  并且,彼时ST凯利的保荐人为国金证券。据了解,这家注册地位于四川的券商控股股东是长沙涌金(集团)有限公司,实控人同样为陈金霞。

  2018年,ST凯利正式引入涌金投资。公告显示,当年2月9日,涌金投资受让5010万股公司股份,转让价款合计4.46亿元。

  彼时权益变动完成后,涌金投资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凯利泰6973.21万股股份,占当时公司总股本的9.74%。至此,涌金投资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

  不过,“涌金系”一直未能拿到ST凯利的控制权。在此期间,“内斗”还对公司造成了不小的冲击。

  资料显示,ST凯利的主要业务属于骨科植入医疗器械的生产、研发、销售及服务。细分来看,公司主力产品包含椎体成形微创产品、器械消毒服务、射频消融产品、医疗器械贸易。

  公司的业绩持续震荡。2020年至2023年,ST凯利营收分别为10.62亿、12.69亿、11.66亿和9.563亿,净利润为-1.27亿、1.62亿、-2128.25万元和1.13亿元。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85亿元,同比增长2.96%;归母净利润亏损1.06亿元。

  据悉,ST凯利的亏损是因为多次进行商誉减值。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ST凯利尚有6.09亿元商誉,占总资产的18%。

  此外,因审计机构对公司2024年度的财务报表出具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对公司2024年12月31日的内部控制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ST凯利公司股票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股票简称由 “凯利泰” 变更为 “ST 凯利”。

  若此次“涌金系”能顺利拿下ST凯利控制权,对ST凯利的发展显然利大于弊。

“涌金系”拟要约收购10%股份,ST凯利控股权争夺战落幕?

  “涌金系”的

  庞大资本版图

  “涌金系”在资本市场上可谓是大名鼎鼎。

  据涌金集团官网,集团成立于1995年,是一家专注于金融服务产业的综合型控股企业集团,自有资产超300亿元人民币,管理资产规模近4000亿元人民币。

  资料显示,“涌金系”由资本大佬魏东一手创办,19世纪末,魏东凭借着对政策形势与经济变化的预判,在一二级市场之前来回游走,财富也像滚雪球一样不断膨胀。

  在魏东时代,涌金系左手医药,右手金融。先后通过收购,控股“百年老店”九芝堂(维权)、成为千金药业“二股东”。同时,其还通过增资扩股实控云南信托,并通过借壳成都证券拿下券商牌照,将国金证券送上资本市场。此外,涌金系还通过购买法人股,参股浦发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等核心金融机构等等。

  不过,2018年魏东因抑郁症离世,“涌金系”由其妻子陈金霞接掌,而魏东的死也被称为“资本江湖最后一个大佬”的陨落。

  陈金霞接手后,“涌金系”变得低调起来,但基于魏东打下的“江山”,投资和退出的动作依然活跃。

  就在魏东刚刚去世后一个月,“涌金系”就出清了持有的全部交通银行股份。此后其陆续将九芝堂、千金药业的股份卖出。

  目前,国金证券仍是“涌金系”旗下主要上市公司。不过,十几年间,坊间也多次传出国金证券易主的传言。甚至在2020年,国联证券拟收购涌金系持有的国金证券股份,二者因合并事宜曾一度停牌。在上述合并告吹之后,又有媒体报道京东欲以15亿美元收购涌金系持有的国金证券股权的传闻,但随即公司辟谣。

  “涌金系”旗下最主要的私募投资平台的涌铧投资则成立于2001年,前身是涌金集团的直接投资部,据涌铧投资官网,公司投资范围包括高端设备与先进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医药、大消费等,投资优秀企业180余家,投资企业成功上市60余家,其所投公司包括潮宏基、科伦药业、水晶光电、汇纳科技、东易日盛、大华股份等等。

  此外,“涌金系”还成立了众多“涌”字辈股权投资平台,包括涌康、涌慧、涌澄、涌泓、涌镕、涌云铧创、祥禾涌安、祥禾涌原、祥禾涌骏、涌裕而起、涌金慧泉等等。这些股权投资公司出现在大量IPO、上市公司中。

  在这些股权的不断增值下,陈金霞身家也水涨船高,在2024年胡润百富榜上,她以315亿财富位列第143位。

网友留言(0)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