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两家校属A股上市公司实控人变更

频道:热点快讯 日期: 浏览:4

山东大学深化校属企业改革有了新进展。

6月27日,鸥玛软件发布公告称,控股股东山东山大资本运营有限公司(下称“山大资本运营公司”)拟将其持有的公司25.82%股份无偿划转给山东省国有资产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山东国投”)。

次日,山大地纬也发布公告,山大资本运营公司拟将其持有的公司24.59%股份无偿划转给山东高速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山东高速集团”)。

两家企业均表示,该事项可能导致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发生变动。

而此番山东大学同时让渡两家上市公司控股权,不仅关乎两家上市公司未来发展,更成为高校企业体制改革进程中的标志性节点,备受关注。

齐鲁财研社第1049期

两家“山大系”企业什么来头?

被划转的两家企业各具特色,均为山东大学科技产业化的代表性成果。

首先来看鸥玛软件。

作为“考试与测评领域第一股”,鸥玛软件于2021年11月登陆创业板。

山东大学两家校属A股上市公司实控人变更

AI识股

其主要为考试与测评领域的政府部门、教育机构等提供信息化建设整体解决方案,服务涵盖国家教育考试、公务员考试、职业资格考试等领域。

同时,通过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考试与测评领域数字化、智能化发展。

财务数据方面,鸥玛软件2021年至2024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10亿元、1.48亿元、2.21亿元、2.12亿元,实现净利润8071.93万元、4985.63万元、7648.48万元、7010.01万元。

从近四年的营收和净利润来看,鸥玛软件营收以及净利润均呈波动起伏状态。而在2024年,营收和净利润均同比下降。

来到2025年第一季度,欧玛软件实现营收约3065万元,同比下滑12.27%,净利润同比增长7.21%至975.2万元。

再看比鸥玛软件早一年登陆A股的山大地纬。

AI识股

山大地纬是国内领先的“AI+区块链”科技服务商,其区块链技术在政务、医疗等领域位居行业重要地位。

通过财报来看,2020年至2023年,山大地纬分别实现营业收入4.95亿元、6.38亿元、4.54亿元、5.38亿元,实现净利润9120.81万元、1.03亿元、6191.25万元、8115.37万元。

根据今年2月山大地纬发布的年报显示,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69亿元,同比增长5.85%;净利润6643.35万元,同比减少18.14%。

AI识股

对此,山大地纬表示全国市场拓展过程中实施成本有一定增加,以及受外部环境等因素影响项目周期延长,导致营业成本增加,净利润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

值得一提的是,据山大资本运营公司一季报显示,截至2025年3月末,其持有鸥玛软件4726.39万股,持股比例为30.81%;持有山大地纬11834.24万股,持股比例为29.58%。

由此可以得出,划转后山大资本运营公司仍拥有少量股权,这或许也意味着山东大学可通过技术入股、专利授权等方式继续参与企业创新。

不得不承认的是,高校资源、科研基因确实强,但其长期在市场上的灵活性与产业对接能力始终有限。

此次股权划转完成后,两家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将从山东大学变更为山东省国资委。

但长远来看,更像是从“学术系统”进入“产业系统”,站上了更实战的跑道。

有何考量?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所属企业存在管理体制不顺、与高校主业关联度不高等问题,既影响企业发展,又分散高校精力,制约教学和科研水平提升。

基于此,近年来,教育部也在积极推动高校所属企业体制改革,要求高校逐步退出企业经营。

而自2018年《高等学校所属企业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发布以来,高校所属企业体制改革开始提速。

截至目前,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等多所高校均有行动。

2019年,山东大学就将其曾持有的山大产业集团股权转让给山东国投,而当时由山大产业集团控股的上市公司山大华特(现已更名为华特基因)实际控制人随之也变更为山东省国资委。

基于此,山东大学此番操作也并非孤立事件。

事实上,今年4月10日,两家公司首次披露收到公司控股股东山大资本的告知函。

其中提到,依据国家关于高校所属企业体制改革政策要求,山东大学正在筹划深化校属企业体制改革事宜。

经过两个多月的筹划,改革方案正式落地。

此次接手的山东国投与山东高速集团,虽同属省属国企,但战略定位迥异,其接盘逻辑自然也有所不同。

山东国投作为山东省重要国有资产运营平台,产业投资和资源整合经验丰富。股权划转后,鸥玛软件有望在资金、业务拓展、资源整合等方面获得更多支持。

而作为交通领域巨头,山东高速集团以交通基础设施为主业,运营庞大路网资源。

山大地纬划转至山东高速集团或有望借助其资源优势获得交通领域场景入口,其区块链技术在etc结算、物流溯源等场景的应用空间将被打开,从而不断扩大市场版图。

于山东大学而言,通过剥离经营职能,得以从繁琐的企业管理中抽身,将资源更多投向基础科研与人才培养,履行其核心教育使命。

两种使命,各自归位;两条路径,各展其长——对此番更换实控人的两家企业而言,山东高速和山东国投的接盘,显然为企业谋求更多政策支持和资源倾斜,提供新的可能。

网友留言(0)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