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光心
2025年4月25日,唯捷创芯公布2024年及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财报显示,2024年唯捷创芯实现营收21.03亿元,同比下降29.46%,实现归母净利润-0.24亿元,而去年同期为1.12亿元。唯捷创芯2024年营利双降,由盈转亏。
而2025年一季度公司业绩仍然延续亏损态势,虽单季度实现营收5.09亿元,相较去年同期增长10.24%,而同期归母净利润为-0.18亿元。
唯捷创芯成立于2010年,2019年打赢与络达的“价格战”后便迎来业绩释放,2020年到2021年营收增速高达211.38%、93.80%。2023年迎来业绩高点,但同业竞争导致的毛利率下降也带来隐患。
2024年,唯捷创芯营收大跌29%,增速显著弱于同业。而公司产品毛利率相较同业上市公司又未有显著优势,未来打“价格战”的降价空间并不高。与此同时,昂瑞微业绩连续增长,其营收水平已与唯捷创芯旗鼓相当。
2023年录得业绩最高点 但隐患也已然显现
唯捷创芯成立于2010年,是国内最早从事射频前端芯片研发、设计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之一。2012年,公司研发的射频功率放大器芯片开始量产。2013年,公司便进入全国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前30强。唯捷创芯的产品经历了从2G到4G时代的逐步迭代,技术积累可谓深厚。
2019年,唯捷创芯打赢了与联发科子公司络达的国内PA价格战。这一年,联发科通过全资子公司Gaintech对唯捷创芯进行战略投资,并解散了络达的PA部门,此后几年唯捷创芯的市场份额迅速提升。
2020年到2021年,唯捷创芯分别录得营收18.10亿元、35.09亿元,同比增速分别高达211.38%、93.80%。
与此同时,公司盈利能力也显著优化,2021年公司毛利率达到27.76%,较上年同期提升9.84个百分点。
唯捷创芯彼时的毛利率提升主要得益于5G产品销售占比的快速提升。据招股说明书披露,2021年上半年公司的5G产品毛利率为40.10%,而同期4G产品毛利率仅有21.55%,差距近20个百分点。
时间进入2022年,随着宏观环境和消费者偏好变化,消费电子市场出现萎缩,下游需求显著下滑。受此影响,唯捷创芯也于2022年迎来了五年来的首次营收下滑,当年公司仅录得营收22.88亿元,较去年同期下跌了1/3。
而与此同时,产品结构向高附加值产品切换的有利因素并没有变化,2022年公司毛利率进一步提升至30.68亿元,再叠加股份支付费用优化的影响,公司当年录得归母净利润0.53亿元,在高压市场环境下仍然实现扭亏为盈。
2023年,唯捷创芯迎来高光时刻。当年,全球智能手机总出货量同比下降3.2%,中国市场的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5.0%,均为当时的近十年来最低出货量。而唯捷创芯却实现逆势高增,当年营收同比增长30.32%,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10.31%,达到成立以来的利润最高点。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公司5G射频功率放大器模组占该类产品的营收比重已超过52.05%,已成为射频功率放大器模组营收的主要来源,而同期公司综合毛利率却不增反降,仅为24.66%,同比下降6.42个百分点。
唯捷创芯在2023年年报中表示,虽然 5G 射频功率放大器模组收入占比增加、总体销售价格提升,但毛利率仍低于境内同行业上市公司和境外领先厂商。公司产品销售单价受美系和日系领先厂商同类产品的市场定价等因素的共同影响,若公司未能及时推出更先进的产品争取更高的利润空间、产品的竞争力不足、无法适应市场竞争导致销售价格持续下降,则可能对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可见,同业竞争因素在2023年的业绩表现中便初现端倪,而这一因素在2024年则是彻底爆发了。
2024年难解“内战” 营收已被昂瑞微赶上
作为一条曾被海外企业牢牢占据、又被众多国内企业挤入的“内卷”赛道,想在射频前端芯片领域做出成绩着实不简单。该市场85%以上的市场份额仍然被Broadcom、Qualcomm、Skyworks、Qorvo及Murata等国外厂商牢牢把握,而在细分高端市场,国外企业的话语权则更强。
2024年,虽然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出现比较缓慢的复苏,但增长压力仍大。2024年第四季度,市场需求放缓,重新出现同比下滑的态势。在有限的市场空间内,行业内部的竞争无可避免地走向白热化状态。
据我们对业内几家上市公司业绩的观察,2024年这几家头部厂商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五家企业中唯一一家实现盈利的卓胜微,其利润也受到“腰斩”。即便如此,唯捷创芯的业绩表现在这五家中也并不出众。
在增量市场有限的当下,唯捷创芯营收大跌29%,而其余四家的营收则保持增长或微跌的态势,这或许反映了唯捷创芯在存量市场抢夺战中的竞争力不足。
诚然,其余几家的营收上涨是以损失盈利能力为代价的,卓胜微、康希通信在营收上涨2.48%、25.98%的同时,其毛利率也同比下降6.96pct、6.33pct,或是由于其推进了“价格战”战略。
然而,即便同业采取了降价策略,唯捷创芯的毛利率也并未与同业拉开差距,仅高出昂瑞微和康希通信3到4个百分点左右。唯捷创芯产品的盈利能力相对国内同业上市公司本就较低,这或许也是公司未采取激进定价策略的原因。
纵观行业,卓胜微以超越国内同行近一倍的营收和毛利率优势稳坐行业头把交椅,昂瑞微与唯捷创芯则不分伯仲。但从边际表现上来看,昂瑞微2024年营收高增、亏损收窄,与唯捷创芯营收大跌、由盈转亏的表现形成反差。
但需要注意的是,市场形势变幻莫测,每一次技术切换和需求转移都将带来新的变数,未来唯捷创芯能否保住自己的市场地位,只有时间知道答案。
网友留言(0)